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,与作物种类、所处时期、施肥方式等条件有关

发布于:2025-09-25 作者:农欢 阅读:12

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,与作物种类、所处时期、施肥方式等条件有关

一、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

1、蔬菜、水果

蔬菜瓜果等大棚或露天作物,生长周期短、见效快,矿源黄腐酸钾的亩用量通常是800克;果树,一年结一次果,植株较大,一般亩用量1600克。

2、作物关键期

蔬菜瓜果生根期亩用量300~500克,花期、果期亩用量800克;果树生根期亩用量800克,花期、果期亩用量1600克。

3、施肥方法

果树穴施幼苗期10克/棵,成苗期15~20克/棵,花期、果期40~50克/棵。

4、原料含量

生化源的黄腐酸钾亩用量5~20公斤,矿物源黄腐酸钾亩用量800~1600克;矿源黄腐酸钾-天萃焕活,矿源黄腐酸≥50%,氧化钾≥12%,部分企业矿源黄腐酸含量是30%或35%,氧化钾8%或10%,含量不同,亩用量也不同。

5、有无配套肥料

(1)果蔬用户多使用水溶肥,比如大量元素水溶肥,只是为作物提供营养,同等条件下,矿源黄腐酸钾的亩用量会增多。

(2)假如果蔬生根期、花期使用含腐植酸水溶肥-根生土长,膨果期使用含腐植酸水溶肥-糖三彩,里面已经含有6%的黄腐酸,同等条件下,矿源黄腐酸钾亩用量会减少。

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,与作物种类、所处时期、施肥方式等条件有关

二、矿源黄腐酸钾怎么使用

1、蔬菜类滴灌、冲施

每亩每次用量叶菜类幼苗期200g-400g/亩,成苗期500g-800g/亩(茄果类作物可适当增加用量)每次使用间隔7-15天。底施2-3公斤/亩配常规肥料使用。

2、果树类滴灌、冲施

每亩每次用量2-4公斤,底施3-5公斤搭配常规肥料使用,每次使用间隔10-15天,依果树大小调整使用量。

3、大田作物滴灌、冲施

每亩每次用量200g-300g,底施每亩1-2公斤配合常规肥料使用。

4、喷施

果菜类幼苗期5000-8000倍成苗期3000-5000倍液体喷雾;玉米、水稻7500倍液;小麦15000倍液;果树类3000-5000倍液。因作物不同使用量可适当调整(与农药复配使用可增强药效减低农药残留)。

5、肥料添加

尿素添加3-4公斤/吨;复合肥添加4-8公斤/吨;水溶肥添加按含量不同添加20-80公斤/吨;高端有机肥高端生物菌肥添加30-100公斤/吨。

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,与作物种类、所处时期、施肥方式等条件有关

三、矿源黄腐酸钾的作用

1、改良土壤

(1)黄腐酸是微生物的粮食,受黄腐酸作用影响,可以改变土壤团粒结构。黄腐酸含大量官能团,与土壤微粒作用,使土壤形成大小不一的团粒,结构稳定。其分子交换量在400-600me/100g之间,普通土壤的离子交换量仅在10-20me/100g之间。

(2)土壤施入黄腐酸之后,其表面活性可以吸附交换络合施入的肥料,同时也把土壤固化的部分转化出来,由不可被作物吸收的转化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,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,这就是与普通复合肥不同的地方。

2、提高肥料利用率、节省成本,减少用肥污染

(1)黄腐酸可以大大提高肥效,以氮、磷、钾肥和微量元素肥为列,可以作为氮肥的缓释剂,磷肥的活化剂,钾肥的剂,微肥的螯合剂。

(2)钾肥的剂,研究表明,黄腐酸可以促进难溶性钾的释放,提高土壤钾的释放,特别是水溶性钾,同时还可以减少钾肥的固定。当腐植酸与钾离子结合,土壤中被固化的那部分钾被释放出来,由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,转化为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,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钾的利用率,减少了钾随水流失和被土壤固定。

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,与作物种类、所处时期、施肥方式等条件有关

3、增强作物抗性

(1)提高抗性:矿源黄腐酸能减少植物叶片气孔张开强度,减少叶面蒸腾,从而降低耗水量,使植株体内水分状况得到改善,确保作物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,增强抗旱性。腐植酸多为两性胶体,表面活性大,对有抑制作用,可增强作物坑寒性,易被细胞膜吸附,改变细胞膜参透性,促进无机养分的吸收,避免腐烂病、根腐病,减少病虫害。

(2)促进作物呼吸:当施入黄腐酸后,在作物上就能表现出:根系发达,次生根增多的效果。

(3)促进酶的活性:一个是促进土壤中酶活性,另一个是促进植物本身的活性,提高幅度在24.4%-175.6%。不同作物施用黄腐酸后,对酶的活性提高幅度不一样。

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,与作物种类、所处时期、施肥方式等条件有关

(4)促进提早发芽,提高出苗率:用黄腐酸拌种之后,以小麦为例,出苗率能相对提高10%-30%,提早1-3天出苗。

(5)是促进根系发达:通常情况下,施用黄腐酸可增加根系30%左右,能提高作物分蘖率,根系数量和长度。用

(6)用矿源黄腐酸改善子实质量:可促进酶的活性,使多糖转化为可溶性单糖,使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物质的合成积累增加,加速各种代谢的初级产物从茎叶或根系向果实、种子运转,使果实丰满、厚实。

(7)另外作物叶面喷施矿源黄腐酸,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,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。黄腐酸喷施作物叶面,有效提高作物叶绿素使叶面发黑。用黄腐酸喷施果实表面可以快速让果实转色,且提高果实口感。

标签: 矿源黄腐酸钾的用量矿源黄腐酸钾怎么使用矿源黄腐酸钾的作用

相关文章

  •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,除草剂也可作为一类调节剂

   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,除草剂也可作为一类调节剂

    一、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1、植物生长调节剂(1)亦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。指那些从外部施加给植物,只要非常微量就能调节、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试剂。除了植物从外部施加给植物作为生长调节剂外,更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,是...

    09-16

  • 在什么时候用烯草酮效果好,3-5叶期间使用效果好

    在什么时候用烯草酮效果好,3-5叶期间使用效果好

    一、在什么时候用烯草酮效果好1、烯草酮通常在杂草基本出齐,处于3-5叶期间并且生长比较旺盛的时候使用,由于此时杂草的着药面积较大,吸收传到速度较快,并且耐药性一般,可以确保药效。2、如果是在杂草3叶期之前用药,因为杂草3...

    07-29

  • 碱性农药和酸性农药的区别,PH值不同

    碱性农药和酸性农药的区别,PH值不同

    一、碱性农药和酸性农药的区别1、酸性农药ph值小于7,碱性农药ph值大于7,这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2、中性农药之间、酸性农药之间以及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合使用,而波尔多液,石硫合剂等碱性药剂不可与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...

    08-11

  • 噻唑磷颗粒剂的使用方法,10%噻唑磷颗粒剂1.5-2千克拌50千克土

    噻唑磷颗粒剂的使用方法,10%噻唑磷颗粒剂1.5-2千克拌50千克土

    一、噻唑磷颗粒剂的使用方法1、每亩用10%噻唑磷颗粒剂1.5~2千克,先将药与50千克细干土混匀,均匀撒到土表,用耙深耙20厘米。2、主要是用于防治作物根结线虫、根腐线虫、茎线虫、胞囊线虫等,对蚜虫、叶螨、蓟马等也有兼治...

    07-14

  • 如何降低蔬菜种植中的农药残留,减少农药使用量是关键

    如何降低蔬菜种植中的农药残留,减少农药使用量是关键

    一、如何降低蔬菜种植中的农药残留1、减少农药使用量(1)生产中积极开展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,选择抗病力强、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,可以减少农药使用,降低农药残留。(2)如果在连作条件下,极易发生病虫害,可以采取轮作倒茬方法减少...

    08-24

  • 荔枝种植常用哪些农药,不同类型的农药针对性不同

    荔枝种植常用哪些农药,不同类型的农药针对性不同

    一、荔枝种植常用哪些农药1、敌百虫(1)广谱性、低毒的有机磷农药。具有强烈的胃毒和触杀作用,是目前防治荔枝蝽使用得普遍、效果、价钱的一种药剂。(2)此外,对蛀食果实、取食叶片和嫩梢的多种鳞翅目幼虫、金龟子成虫均有良好的防...

    08-09

  • 农药二次稀释的方法,不同类型的农药稀释方法不同

    农药二次稀释的方法,不同类型的农药稀释方法不同

    一、农药二次稀释的方法1、液体农药稀释方式在容器里先倒入三分之一的清水,再将一定量的药剂倒入容器中,再次加水到满,然后用木条搅拌均匀即可使用。2、可湿性粉剂稀释方式先用少许水稀释成比较浓稠的母液,然后再按照农药瓶子上的说...

    09-25

  • 呋虫胺的灭杀对象,可防治粉虱、飞虱、蚜虫等害虫

    呋虫胺的灭杀对象,可防治粉虱、飞虱、蚜虫等害虫

    一、呋虫胺的灭杀对象1、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小麦、水稻、棉花、蔬菜、果树、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、叶蝉、飞虱、蓟马、粉虱及其抗性品系,同时对鞘翅目、双翅目和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有高效,并对蜚蠊(蟑螂)、跳蚤、白蚁、家蝇等卫...

    08-14

  • 施用生物肥料的注意事项,这五点必须遵循

    施用生物肥料的注意事项,这五点必须遵循

    一、施用生物肥料的注意事项1、注意贮存环境通常生物肥料耐低温能力强,但抗高温能力弱,除观察商家贮存场所的环境条件外,购回的肥料也有一个短期贮存问题,如不得阳光直射、防止潮湿、干燥通风等。2、注意及时使用生物肥料的有效期较...

    09-16

  • 尿素的使用误区,作为种肥使用容易产生毒害

    尿素的使用误区,作为种肥使用容易产生毒害

    一、尿素的使用误区1、不宜作拌种肥(1)尿素在生产过程中,常产生少许的缩二脲,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%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,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,会使蛋白质变性,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,故不宜作种肥。(2)若必须...

    07-17